首页 > 中医

儿童风热型感冒的症状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风热型感冒的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风热型感冒的症状主要有发热重、咽喉肿痛、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稠、头痛口渴等。风热型感冒是中医对感冒的一种分型,主要由外感风热邪气引起,多见于春夏季节。

1、发热重

儿童风热型感冒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伴有面红耳赤、额头灼热等症状。这种发热往往来得快且热度较高,与风寒型感冒的恶寒发热不同。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惊厥,应及时就医。

2、咽喉肿痛

患儿常表现为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可能肿大,吞咽时疼痛加剧,婴幼儿可能出现拒食现象。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严重者可见咽喉部有黄白色分泌物。家长可让患儿多饮温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咽喉肿痛持续不缓解,需警惕合并细菌感染可能。

3、鼻塞流黄涕

风热型感冒患儿鼻腔分泌物多呈黄色黏稠状,鼻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通气不畅。婴幼儿可能因鼻塞而影响睡眠和哺乳。家长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帮助清理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湿润。若鼻涕由清转黄超过一周,可能提示继发鼻窦炎。

4、咳嗽痰黄稠

咳嗽是风热型感冒的常见症状,初期多为干咳,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咳痰,痰液多呈黄色且质地黏稠。听诊肺部通常无啰音,但咳嗽剧烈时可能引发呕吐。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刺激。若咳嗽加重或出现喘息,需考虑支气管炎可能。

5、头痛口渴

患儿可能出现前额或太阳穴处胀痛,伴有明显口渴喜冷饮,唇红舌燥等津液耗伤表现。舌象可见舌质红,苔薄黄。家长应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饮水,可适量饮用菊花茶、金银花露等具有清热功效的饮品。若头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需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儿童风热型感冒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充分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水分。居室应通风良好但避免直接吹风。可适当食用梨、荸荠等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的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或出现惊厥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正常活动量。平时应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抵抗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治疗口臭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有哪些

治疗口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药可选用黄连、黄芩、蒲公英、白及、木香等,也可遵医嘱使用荆花胃康胶丸、摩罗丹、胃复春片、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等中成药。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一、食物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功效,其含有的小檗碱成分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适用于胃热型口臭伴上腹灼痛者。黄芩能清胃火并抗菌,适合口苦口臭兼有舌苔黄腻症状的患者。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对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相关口臭有一定缓解作用。白及能收敛止血并修复胃黏膜,适合伴有胃溃疡出血倾向的口臭患者。木香行气止痛,可改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胀嗳气型口臭。

二、药物

荆花胃康胶丸含土荆芥挥发油,能抑制幽门螺杆菌并缓解胃脘胀满。摩罗丹由百合、茯苓等组成,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口臭患者。胃复春片含红参、枳壳等成分,可改善脾胃虚弱型口臭与消化不良。温胃舒胶囊以肉桂、附子为主药,适合胃寒型口臭伴畏冷症状者。养胃舒胶囊含党参、陈皮等,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且气阴两虚的口臭有效。

日常需注意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餐后可用丁香或佩兰煎水漱口。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碳13/14呼气试验,中药需连续服用4-8周。合并胃黏膜糜烂或溃疡时,建议配合西药四联疗法。长期口臭不缓解者需排查牙周病、鼻窦炎等其他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