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肾病v期怎么读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2型糖尿病肾病v期怎么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肾病V期,简单来说,就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五阶段。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逐渐恶化到这个阶段时,肾脏的损伤已经相当严重。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肾脏病变的程度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来划分,从Ⅰ期到Ⅴ期逐渐加重。
1、Ⅰ期:这个阶段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或者只有微量的白蛋白尿,通常在早期并不明显。
2、Ⅱ期:尿白蛋白排泄率轻度增加,但仍低于20μg/24小时,这时肾脏的损伤开始显现。
3、Ⅲ期:尿白蛋白排泄率中度增加,达到20-200μg/24小时,提示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
4、Ⅳ期:尿白蛋白排泄率重度增加,超过200μg/24小时,意味着肾脏的负担加重。
5、Ⅴ期:尿白蛋白排泄率大量增加,超过300μg/24小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症状。
在第五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水肿、高血压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可能发展为肾衰竭。此时,控制血糖显得尤为重要,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同时,也会结合使用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等药物来保护肾脏。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透析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面对糖尿病肾病V期,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尽量减缓病情的进展。即使在这个阶段,积极的治疗和管理也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恶化。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是应对疾病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性甲状腺炎怎么引起的原因详解

女性甲状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异常、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甲状腺炎的常见诱因,例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入侵甲状腺后,可能引发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区域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利巴韦林片,剂量为200mg,每日三次。 2、自身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有关,常见类型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乏力等症状。治疗包括使用左甲状腺素片,剂量为50-100μg,每日一次,调节甲状腺功能。 3、碘摄入异常:过量或不足的碘摄入均可能诱发甲状腺炎。过量碘摄入可能引发碘诱发性甲状腺炎,而碘缺乏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建议通过饮食调节,如适量食用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 4、遗传因素:甲状腺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增加患病概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并干预。 5、精神压力: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甲状腺炎的发生风险。压力可能导致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影响甲状腺健康。建议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等,帮助调节身心状态。 甲状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对甲状腺的负担。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