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抬高床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通常由胃酸刺激、食管功能障碍、饮食不当、肥胖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高脂肪食物及咖啡因饮品,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减少胃酸分泌和反流概率。
2、抬高床头睡眠时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建议使用专用垫块而非普通枕头,保持食管倾斜角度。
3、药物治疗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食管黏膜损伤有关,通常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
4、手术治疗可能与食管裂孔疝、贲门松弛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咳嗽、胸痛等症状。药物控制不佳时可考虑胃底折叠术或磁环括约肌增强术等抗反流手术。
日常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腹部,超重者建议控制体重,咳嗽持续超过8周需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
胃肠感冒在儿童中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胃肠道不适、进展期脱水表现、终末期电解质紊乱三个阶段。
1、呕吐胃部受病毒刺激引发反射性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胆汁样液体。家长需保持孩子侧卧位防止误吸,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
2、腹泻肠道黏膜炎症导致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每日可达5-10次。建议家长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及时更换尿布预防臀红,必要时检测轮状病毒抗原。
3、发热病毒感染激活免疫系统引起体温升高,多为38-39℃中低热。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拭。
4、腹痛肠蠕动亢进引发脐周阵发性绞痛,哭闹时双腿常屈曲。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痉挛,若持续剧烈疼痛需排除肠套叠等急腹症。
患病期间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加重腹泻,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