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宫颈癌放化疗后遗症主要包括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生殖系统功能障碍等,严重程度与放疗剂量及个体差异有关。
1、放射性肠炎放疗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导致腹泻、腹痛或便血,通常需调整饮食结构并使用蒙脱石散、谷氨酰胺颗粒等黏膜保护剂。
2、骨髓抑制化疗药物抑制造血功能,引发白细胞减少或贫血,可通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干预。
3、放射性膀胱炎盆腔放疗易导致尿频尿急症状,严重者出现血尿,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配合膀胱灌注治疗。
4、生殖系统损伤卵巢功能衰退和阴道狭窄较常见,激素替代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及肿瘤类型评估,阴道扩张器可改善纤维化。
治疗后定期复查盆腔核磁及肿瘤标志物,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
白带常规检查不能直接诊断宫颈癌,但可辅助发现异常情况。宫颈癌筛查主要依赖HPV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1、检查范围:白带常规主要检测阴道炎症、菌群平衡等感染性病变,无法识别宫颈上皮细胞癌变。
2、间接提示:若合并感染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血性白带,需进一步做宫颈癌专项筛查明确病因。
3、核心筛查:HPV检测联合TCT检查是宫颈癌筛查金标准,能早期发现高危型HPV感染及细胞学异常。
4、补充价值:白带异常伴接触性出血时,白带常规可排除其他感染,为后续阴道镜活检提供参考依据。
建议30岁以上女性定期进行HPV和TCT联合筛查,发现异常白带及时完善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