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睾丸上出现小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囊肿、毛囊炎、附睾炎、睾丸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无痛性硬结。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2、毛囊炎细菌感染毛囊引发红色丘疹,伴压痛。建议每日温水清洗,穿透气内裤,必要时使用克林霉素凝胶、碘伏溶液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3、附睾炎可能与尿路感染逆行传播、久坐压迫等因素有关,常伴阴囊肿胀疼痛。需卧床休息,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4、睾丸肿瘤可能与隐睾病史、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无痛性质地坚硬肿块。确诊需超声检查,治疗以睾丸根治性切除术为主,恶性者需联合放化疗。
避免穿紧身裤减少摩擦,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若持续增大或出现疼痛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
男性输尿管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手术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结石通常由水分摄入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尿路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小结石自然排出,减少尿液结晶沉积。建议分次饮用,避免一次过量。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枸橼酸氢钾钠调节尿液酸碱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可能与结石硬度、定位准确性有关,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
4、输尿管镜手术用于较大或嵌顿性结石,通过内镜直接取出或激光碎石。可能与解剖异常、结石位置有关,通常伴随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
治疗期间应限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高嘌呤食物,适度跳跃运动帮助排石,术后定期复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