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小孩鼻子塞进异物可通过保持镇定、尝试擤鼻、使用镊子取出、就医处理等方式解决。鼻腔异物通常由玩耍误塞、好奇探索、模仿行为、鼻腔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镇定家长需安抚孩子情绪避免哭闹,防止异物深入鼻腔。采取坐位姿势,用手电筒观察异物位置,不可强行抠挖。
2、尝试擤鼻家长可压住孩子健侧鼻孔,指导其用嘴深吸气后用力擤鼻。若为柔软异物可能被气流带出,尖锐异物禁用此法。
3、使用镊子取出对可见且靠近鼻孔的异物,可用圆头镊子平行鼻腔缓慢夹取。操作需由两名家长配合完成,避免损伤鼻黏膜。
4、就医处理若异物位置较深或为纽扣电池等危险品,应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医生可能使用吸引器、钩针或全麻下鼻内镜取出。
日常需将细小物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选择适龄玩具,教育孩子不要将物品塞入鼻腔。出现鼻腔出血、脓涕或发热需及时复查。
擤鼻涕导致的耳膜穿孔多数可自愈,但需结合穿孔大小和感染情况判断。自愈概率较高的穿孔类型主要有外伤性小穿孔、无继发感染、儿童鼓膜再生能力强等情况。
1、穿孔大小:直径小于3毫米的穿孔自愈概率较高,通常2-3周内可自行修复,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耳道进水。
2、感染控制:未合并中耳炎时自愈可能性大,若出现耳痛、流脓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防止穿孔扩大。
3、年龄因素:儿童鼓膜血供丰富,再生能力优于成人,小穿孔自愈率可达八成以上,家长需观察孩子听力变化。
4、护理措施: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冒或鼻窦炎发作,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鼻腔充血。
建议1个月内复查耳内镜,若穿孔未愈或听力下降需考虑鼓膜修补术,日常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