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9个月宝宝发烧流口水可能由出牙期不适、口腔溃疡、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口腔护理、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1、出牙期不适:乳牙萌出刺激牙龈导致低热和唾液分泌增多。家长需用干净纱布按摩牙龈,提供牙胶缓解不适,体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烧药。
2、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破损引发疼痛和流涎。建议家长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3、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咽部疱疹和高热。患儿可能出现拒食、烦躁,需隔离护理并遵医嘱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抗病毒药物。
4、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导致口腔疱疹伴发热。家长需观察手心脚心皮疹,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就医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控制病情。
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少量多次喂水保持水分,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防止交叉感染,若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
宝宝夜间咳嗽可能由卧位刺激、过敏原接触、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清洁环境、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卧位刺激平躺时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建议家长抬高宝宝床头30度,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
2、过敏原接触尘螨或冷空气诱发气道高反应,家长需更换床上用品,避免使用毛绒玩具,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
3、呼吸道感染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低热,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
4、胃食管反流胃酸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哺乳后保持竖抱30分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
持续夜间咳嗽超过1周或伴随呼吸困难时,需及时儿科就诊评估是否存在哮喘或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