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狂犬病不能治愈吗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狂犬病不能治愈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玉静
陈玉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死亡率接近100%。预防是关键,及时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严重的神经症状,最终引发死亡。由于病毒在神经系统中迅速扩散,一旦发病,现有的医疗手段无法有效阻止病情进展。
1、狂犬病的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肌肉组织中复制,随后侵入周围神经,并沿着神经纤维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病毒到达大脑后,引发严重的脑炎,导致患者出现恐水、恐风、痉挛等症状。由于病毒对神经系统的破坏不可逆,发病后几乎无法治愈。
2、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尤其是流浪动物和野生动物。如果不慎被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伤情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阻止病毒扩散,而免疫球蛋白则能直接中和病毒,提供即时的保护。
3、疫苗接种的具体方案
狂犬病疫苗接种通常采用“5针法”或“4针法”。5针法是在第0、3、7、14、28天各接种一针;4针法则是在第0天接种两针,第7、21天各接种一针。对于高风险暴露者,如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还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4、高危人群的防护
从事动物相关职业的人员,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以增强免疫力。家养宠物也应定期接种疫苗,以降低传播风险。
5、公众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至关重要。应加强对狂犬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的宣传,鼓励人们在与动物接触时保持警惕,并教育儿童避免与陌生动物玩耍。
狂犬病虽然无法治愈,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感染。及时接种疫苗、正确处理伤口、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护是控制狂犬病传播的关键。公众应提高警惕,积极参与预防工作,共同减少狂犬病的发生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行为会得艾滋病

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艾滋病通常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丧失。 1、性接触: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HIV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通过性行为中的黏膜破损进入对方体内。建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定期进行性病筛查。 2、血液传播:共用针具、注射器或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可能导致HIV传播。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不规范的输血或器官移植、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等行为风险较高。避免共用针具,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母婴传播的风险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剖宫产和避免母乳喂养等措施降低。 4、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警察等职业人群可能因意外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而感染HIV。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PEP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风险。 5、不规范纹身穿孔: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进行纹身、穿孔等行为可能传播HIV。选择正规机构,确保器械消毒,避免因皮肤破损感染病毒。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高危行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助于预防艾滋病。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过度疲劳,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有疑似暴露或感染风险,应及时就医咨询。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