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结石输尿管扩张是指泌尿系统结石阻塞输尿管后,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输尿管管腔异常增宽的现象。主要与结石嵌顿、尿液淤积、平滑肌痉挛、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1、结石嵌顿结石卡压在输尿管狭窄部位,机械性刺激导致局部水肿。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解除梗阻,常用药物有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山莨菪碱。
2、尿液淤积结石阻碍尿液下排造成近端压力升高,输尿管代偿性扩张。需解除梗阻并留置双J管引流,可使用托特罗定、黄体酮、吲哚美辛缓解症状。
3、平滑肌痉挛结石刺激引发输尿管强烈收缩,痉挛性疼痛可导致反射性扩张。推荐使用M受体阻滞剂如奥昔布宁,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4、继发感染梗阻易诱发细菌感染,炎性渗出物加重管腔扩张。需进行尿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磷霉素氨丁三醇。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应及时复查泌尿系超声。
肾内结石大于一公分多数情况下可以碎石。具体处理方式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碎石、药物辅助排石等。
1、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1-2厘米的肾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无需手术切口,但需评估结石硬度及肾功能。
2、输尿管镜碎石采用输尿管软镜直达结石部位,配合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合肾盂或上盏结石,需全身麻醉但创伤较小。
3、经皮肾镜碎石针对较大或复杂结石,通过背部穿刺建立通道进行碎石取石,需住院治疗,术后可能留置肾造瘘管。
4、药物辅助排石结石小于5毫米时可配合枸橼酸氢钾钠、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等药物促进排出,但需定期复查结石位置变化。
碎石前需完善泌尿系CT评估结石位置及肾功能,术后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