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可通过雾化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吸入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1、雾化治疗:雾化治疗是肺炎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溶液、异丙托溴铵溶液等。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稀释痰液、缓解气道痉挛,适用于咳嗽、痰多、呼吸困难等症状。雾化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过量或不当使用。
2、药物治疗:肺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细菌性肺炎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病毒性肺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片;支原体肺炎则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片。用药需遵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
3、对症治疗: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可对症处理。发热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咳嗽剧烈时可用右美沙芬糖浆或复方甘草片镇咳;胸痛明显时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片。对症治疗需注意药物剂量和禁忌症。
4、病原体检测:明确肺炎的病原体是治疗的关键。可通过痰培养、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确定病因。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性肺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支原体肺炎血清抗体检测阳性。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5、预防并发症:肺炎可能引发胸腔积液、脓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持续高热、意识障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重症肺炎患者可能需要氧疗、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肺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以稀释痰液。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蒸蛋、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深呼吸锻炼,促进肺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太极等,逐步增强体质。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