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发烧38度一般可以服用退烧药,但需结合具体症状和医生建议决定。退烧药适用于体温超过38.5度或伴有明显不适的情况,若体温为38度但无其他严重症状,可优先选择物理降温。
体温38度属于低热范畴,若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头痛或肌肉酸痛等明显不适,可通过多饮水、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物理方式缓解。此时过早使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病情发展,影响对原发疾病的判断。儿童或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嗜睡、拒食等异常表现,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
当体温持续超过38度并伴随寒战、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及时服用退烧药干预。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可选择性使用,但需严格遵循说明书或医嘱。慢性肝病患者禁用对乙酰氨基酚,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布洛芬。退烧药使用间隔应大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叠加服用。
发热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果蔬汁等易消化食物。体温反复超过3天或出现皮疹、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退烧药仅对症处理,明确感染源后需针对病因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居家可监测体温变化记录,避免过度包裹或酒精擦浴等错误降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