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应激性精神障碍不是抑郁症,两者属于不同的精神疾病类型。应激性精神障碍主要由短期强烈或长期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事件引发,抑郁症则与遗传、神经递质紊乱等多因素相关。典型区别在于应激性精神障碍症状与应激源存在明确关联且病程较短,抑郁症则可能无明显诱因且持续时间更长。
应激性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情绪行为异常与应激事件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常见表现包括反复回忆创伤场景、警觉性增高、情感麻木等,症状通常在应激事件后1个月内出现,多数患者3-6个月逐渐缓解。治疗上以心理干预为主,如认知行为治疗可帮助患者重建认知框架,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能减轻创伤记忆的负面影响,必要时短期使用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更具持续性,典型症状包括持续2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自我评价过低等,可能伴随躯体症状如早醒、食欲改变。发病机制涉及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治疗需长期综合干预。盐酸氟西汀胶囊能改善神经递质平衡,米氮平片有助于调节睡眠节律,配合正念减压疗法可降低复发概率。部分中重度病例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
两类疾病均可出现焦虑、失眠等相似症状,但抑郁症患者更易出现自杀观念等严重表现。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心理量表测评等进行鉴别诊断。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家庭成员应提供非评判性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