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乳腺癌手术后伤口不愈合可通过局部清创护理、负压伤口治疗、抗生素治疗、生长因子应用、二次缝合手术等方式处理。伤口不愈合可能与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术后护理不当、放射治疗史等因素有关。
定期清除坏死组织和渗出液有助于创面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高血糖会显著延缓愈合进程。护理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该技术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减少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流灌注,适用于深度创面或渗出较多的伤口。治疗期间需每日检查装置密封性,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
若存在明显感染需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用药包括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放射治疗后的患者更易发生耐药菌感染,可能需要联合用药。用药期间须监测肝肾功能。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刺激上皮细胞增殖,加速创面再上皮化。适用于慢性溃疡或经久不愈的表浅创面,需在清创后均匀涂抹于创面。合并血管病变者需配合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对于组织缺损较大的伤口,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术前需评估全身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皮瓣移植适用于放射治疗后伤口,可选用背阔肌皮瓣或腹直肌皮瓣。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皮瓣下积血。
术后恢复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不低于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蛋清、乳清蛋白粉等易吸收蛋白来源。维生素C每日补充200-300毫克有助于胶原合成,可通过猕猴桃、鲜枣等食物获取。避免吸烟及被动吸烟,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愈合。伤口愈合前避免游泳、桑拿等浸水活动,沐浴时使用防水敷料保护。建议每周复查伤口情况,若出现渗液增多、异味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