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心绞痛夜里睡觉可能会痛,通常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或体位变化可能诱发症状。
心绞痛在夜间发作可能与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有关,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肌耗氧量上升。部分患者因夜间血压波动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发心肌缺血,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或下颌。典型发作持续2-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合并糖尿病或老年患者可能出现不典型症状如呼吸困难或上腹痛。
卧位型心绞痛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范畴,多提示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狭窄。这类患者夜间发作时可能伴随冷汗、濒死感,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需警惕心肌梗死。吸烟、高脂血症患者风险更高,寒冷刺激或情绪波动也可能成为诱因。发作时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病变程度。
建议保持卧室温度适宜,避免晚餐过饱。枕头适当垫高可减少静脉回流,规范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疼痛性质改变,需及时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CT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突发持续胸痛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