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衰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衰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衰可能由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心衰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训练、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衰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最终发展为心衰。患者常见头晕、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包括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控制体重。

3、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影响心脏正常血流,增加心脏工作负担,长期可导致心衰。患者可能出现气促、疲劳、心律不齐等症状。轻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4、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可损伤心肌细胞,影响心脏收缩功能,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心衰。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胸痛、心跳加快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等改善心肌代谢药物,严重时需住院治疗。

5、先天性心脏病

部分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如未及时矫正可能导致心衰。患儿常见发育迟缓、呼吸急促、紫绀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具体畸形类型选择手术时机,术后需长期随访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或强心药物。

心衰患者日常需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000毫克;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严格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监测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可能提示病情加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诱发症状加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压低和低血压有区别吗

血压低和低血压在医学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均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低血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低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日常护理,严重时需就医进行医疗干预。 1、生理性因素:低血压可能与体质虚弱、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体质虚弱者血液循环较慢,血压容易偏低;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营养不良可能引发贫血,进一步影响血压。改善方法包括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同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2、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眼前发黑。建议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片刻再站立,同时避免服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 3、脱水: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发低血压。常见原因包括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水、腹泻或呕吐等。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改善方法包括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高温或运动后,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4、内分泌疾病:低血压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减慢,血压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会影响激素分泌,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需就医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如口服左甲状腺素片50-100微克/天或氢化可的松片20-30毫克/天。 5、心脏疾病:低血压可能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有关。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节律,导致血液循环异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需就医进行药物治疗,如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毫克/天或胺碘酮片200毫克/天,必要时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低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适量增加盐分摄入,如每日食盐量可增加至6-8克,同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新鲜蔬菜。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