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的区别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是两种不同的消化系统问题,前者属于酶缺乏导致的消化障碍,后者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方式。

1、发病机制

乳糖不耐受由乳糖酶缺乏引起,无法分解乳糖;牛奶蛋白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质产生异常反应。

2、症状表现

乳糖不耐受表现为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呕吐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

3、诊断方法

乳糖不耐受可通过氢呼气试验确诊;牛奶蛋白过敏需结合过敏原检测和食物激发试验。

4、处理方式

乳糖不耐受可选择低乳糖奶制品或补充乳糖酶;牛奶蛋白过敏需严格避免牛奶蛋白摄入并使用替代配方。

日常饮食中需注意区分两种状况,乳糖不耐受者仍可适量摄入无乳糖产品,而牛奶蛋白过敏患者需完全回避含牛奶蛋白食物,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替代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了麻腮风9天发烧了怎么办

接种麻腮风疫苗后9天出现发热可能由疫苗反应、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感染控制、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

1、疫苗反应

麻腮风疫苗中的减毒活病毒可能引起轻度免疫反应,表现为低热伴乏力,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可多饮水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2、病毒感染

可能与疫苗接种期间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咽痛咳嗽等症状,需检测血常规区分病毒或细菌感染,病毒性发热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

3、细菌感染

继发中耳炎或肺炎等细菌感染时会出现持续高热,需进行C反应蛋白检查,确诊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4、免疫反应异常

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疫苗相关麻疹样皮疹伴高热,需与野生型麻疹鉴别,必要时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进行干预,并监测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

建议家长每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发热超过38.5℃或持续72小时需儿科就诊,护理期间保持室内通风并补充适量电解质水,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刺激性降温方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