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乳糖不耐受症状的解决办法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乳糖不耐受症状的解决办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乳糖不耐受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替代乳制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乳糖不耐受通常由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衡、小肠黏膜损伤、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或避免摄入含乳糖食物如牛奶、冰淇淋,选择低乳糖乳制品。日常可尝试分次少量饮用牛奶,帮助肠道逐步适应。

2、补充乳糖酶

在食用乳制品前口服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胶囊、乳糖酶片剂、乳糖酶冲剂。这类药物能帮助分解乳糖,减轻腹胀腹泻症状。

3、替代乳制品

选用无乳糖牛奶、豆奶、杏仁奶等替代品。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中乳糖含量较低,耐受性相对较好。

4、药物治疗

严重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这些药物能缓解腹泻、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日常注意观察食物耐受情况,保证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必要时进行营养评估与补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复方小儿退热栓多少度可以用

复方小儿退热栓一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使用,实际使用时机需结合发热原因、患儿精神状态、药物成分耐受性等因素综合评估。

1、体温阈值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低热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

2、病因判断

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可短期使用,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3、精神状态

患儿出现烦躁、嗜睡等异常表现时,即使体温未达38.5摄氏度也建议就医。

4、药物成分

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6个月以下婴儿须严格遵医嘱。

家长需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重复用药,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