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儿童肥胖看什么科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肥胖看什么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肥胖建议就诊内分泌科或儿科营养专科,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运动不足、内分泌紊乱或代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主要排查激素异常导致的肥胖,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碘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增长过快、畏寒、反应迟钝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库欣综合征可能与垂体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因素有关,常伴随满月脸、皮肤紫纹等症状,需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确诊。

2、儿科营养专科

儿科营养专科侧重评估饮食结构及制定干预方案。单纯性肥胖多与长期高热量饮食、进食过快、零食摄入过量等习惯相关,需调整膳食搭配并控制总热量。营养师会指导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减少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必要时开具低热量代餐方案。对合并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可能建议补充维生素D滴剂。

3、生长发育门诊

部分医院设立生长发育门诊综合管理肥胖问题。医生会监测骨龄、性发育程度,判断是否因性早熟导致体重异常。若肥胖伴随身高增长迟缓,需排查生长激素缺乏症,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等评估,可能需要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

4、心血管内科

重度肥胖儿童可能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需心血管内科协同干预。医生会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心脏超声等,对合并黑棘皮病的患儿可能开具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并建议定期监测血压。

5、心理行为科

心理因素如情绪性进食、焦虑抑郁等可能加重肥胖,心理行为科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异常进食模式。对因肥胖遭受欺凌的儿童需进行心理疏导,家长需避免过度强调体重数字,转而培养积极身体意象。

家长应定期记录儿童身高体重变化,避免盲目使用减肥药物。鼓励每天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跳绳,减少静态活动时间。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用小型餐具控制单次进食量。若肥胖伴随呼吸暂停、关节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人能吃的水果

糖尿病人可通过选择低糖水果、控制摄入量、注意食用时间等方式合理食用水果。糖尿病与血糖控制密切相关,水果中的糖分可能影响血糖水平,但并非所有水果都需完全避免。 1、低糖水果:苹果、梨、柚子等水果含糖量较低,适合糖尿病人适量食用。苹果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梨的水分含量高,糖分相对较少;柚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且糖分较低。建议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内,并监测血糖变化。 2、控制摄入量:即使是低糖水果,也需注意摄入量。过量食用仍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建议将水果作为加餐的一部分,避免与正餐同时食用。每天水果摄入总量不宜超过200克,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3、注意食用时间:糖尿病人食用水果的时间也需合理安排。建议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食用,避免空腹或睡前食用。这样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同时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4、搭配蛋白质:食用水果时,可搭配少量蛋白质食物,如坚果或酸奶。蛋白质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减少血糖快速上升的风险。例如,可将苹果片与一小把杏仁一起食用,或搭配无糖酸奶。 5、避免高糖水果:葡萄、荔枝、香蕉等高糖水果应尽量避免或严格限制。这些水果含糖量较高,容易引起血糖大幅波动。如果特别想吃,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50克,并密切监测血糖。 糖尿病人可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并控制摄入量在每天200克以内。食用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避免空腹或睡前食用。搭配蛋白质食物,如坚果或酸奶,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避免高糖水果,如葡萄、荔枝、香蕉等,或严格限制摄入量。通过合理选择和科学搭配,糖尿病人也能享受水果的美味与营养,同时保持血糖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