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阑尾术后发烧可能与术后吸收热、伤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或输液反应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抗感染治疗、伤口护理等方式处理。
1、术后吸收热
阑尾切除术后1-3天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通常不超过38℃,属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正常炎症反应。此时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多喝水促进代谢,配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有寒战需警惕感染。
2、伤口感染
术后3-5天出现的发热可能提示切口感染,常见于肥胖、糖尿病或术中污染患者。表现为切口红肿、渗液,伴局部压痛。需及时拆除缝线引流脓液,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每日用碘伏消毒换药。
3、腹腔感染
阑尾穿孔或术中脓液污染可能导致腹腔残余脓肿,多发生于术后5-7天。患者除高热外常伴腹胀、肠麻痹,可通过腹部CT确诊。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4、肺部感染
全麻插管或术后卧床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及高热。建议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进行深呼吸训练。确诊后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配合雾化吸入治疗。
5、输液反应
输注抗生素或营养液时突发寒战高热,可能与致热原污染或药物过敏有关。需立即停止输液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必要时使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术后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控制滴速。
阑尾术后需每日监测体温,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术后6小时内禁食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发热期间建议卧床休息,补充电解质水防止脱水。若体温超过39℃持续12小时、出现意识模糊或切口大量渗脓,须立即返院复查血常规及腹部B超。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术后2周内禁止淋浴浸泡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