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创伤性气胸如何恢复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创伤性气胸如何恢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支修益
支修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创伤性气胸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氧疗、镇痛治疗、卧床休息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创伤性气胸通常由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医源性损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呼吸困难、胸痛、皮下气肿等症状。

1、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创伤性气胸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置入胸腔引流管排出积气,促进肺复张。操作需严格无菌,引流管连接水封瓶保持负压。引流期间需观察气泡溢出情况及引流液性状,肺完全复张且无气体溢出24-48小时后可拔管。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复张性肺水肿等,需加强局部护理与监测。

2、氧疗支持

高流量氧疗可加速胸腔内气体吸收,尤其适用于肺压缩程度较轻的患者。一般采用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氧浓度需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对于合并低氧血症者,需持续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氧疗期间应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同时注意气道湿化。

3、镇痛治疗

创伤性气胸常伴随剧烈胸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对于肋骨骨折导致的疼痛,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或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镇痛治疗需评估疼痛程度,避免过量用药掩盖病情变化。

4、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胸腔压力的行为。病情稳定后可逐步恢复活动,但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及高空作业。恢复期应加强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帮助肺功能康复。

5、手术治疗

对于持续漏气超过7天、双侧气胸或合并血胸者,需考虑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手术包括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等,可显著降低复发概率。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合并连枷胸或严重肺损伤时可能需开胸探查。

创伤性气胸恢复期需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吸烟及接触呼吸道刺激物,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3个月内避免潜水、高空飞行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出现突发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医怎么治疗心脏供血不足

心脏供血不足可通过中医调理、药物治疗、针灸推拿、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治疗。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与气血两虚、痰浊阻滞、心脉瘀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 1、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心脏供血不足多与气血不足、心脉瘀阻有关。通过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如使用黄芪、当归、丹参等药材,调理气血运行,改善心脏供血。同时,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注重肝肾功能的协调,以增强心脏功能。 2、药物治疗:中医常用药物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速效救心丸每次4-6粒,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这些药物可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 3、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内关、心俞、膻中等,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推拿手法如点按、揉捏等,可放松肌肉,促进气血运行。针灸和推拿结合使用,可有效缓解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不适。 4、饮食调节: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核桃等,以补气养血。同时,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减少心脏负担。适量饮用绿茶、山楂茶等,有助于活血化瘀。 5、生活方式改善:中医提倡“治未病”,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心肺功能。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 心脏供血不足的中医治疗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应遵循医嘱,坚持调理,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逐步改善心脏功能。如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