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流程是怎样的?别再催检测报告出来的慢了

核酸检测流程:
1.标本采集,核酸取样一般在指定地点进行。
2. 标本转送,一般采样点和检测点不在一起,不可能采一个送一个,那么又有人说,不能就在采样点进行检测吗?事实是:核酸检测设备是极其灵敏且精密的实验,核酸检测实验室有其特殊的负压、排送风、温湿度等环境要求,不是随便开辟个地方就能检测的。为什么要建立专门的PCR实验室才能进行核酸检测,就是这个道理。
3. 标本签收及录入
在严密包装下,标本被护送到实验室,并要实验室签收,录入信息系统。条形码录入(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你要把每个标本的信息录入系统)。而且全是手工,比取样快不了多少,在标本海量的情况下,还需要零差错率。
4.提取核酸
样品不能直接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还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样品中的核酸可以被提取、扩增。扩增技术是什么鬼?通俗来讲,如果把标本提取出来的核酸当做一块土地,把新冠病毒比喻成花生的话,那组成这块土地的元素就多啦,但是我只是想知道这块地里有没有花生,那就需要给他整点肥料啊水啊,让花生成长,一个变俩,俩变四个,四个变八个……,有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从一根放在耳朵里的绣花针变成了东海定海神针一样这么大的变化。
同理,病毒是看不到的,而且微量标本也不容易检测到,所以要让它变多,才方便检测出来。每天要对着几百份标本,一个个拧开盖子,一个个用加样枪吸取标本进行核酸提取。往生物安全柜前一坐,连续拧开千个盖子,戳上千个枪头吸取上千个标本,然后再打掉上千个枪头, 拧上上千个盖子都是小case,一顿操作下来真是酸爽的很呐~。
5. 配制试剂
严格精确操作,多少份标本就需要配置多少份试剂,需要多少份 EP 试管,又是几千个枪头的工作量 , 而且全手工分装,还要做好保护,千万不要污染了。
6. 加样
整个过程不能分心、分心!就算我们自己不怕麻烦,也要进行考虑下无数个在焦急等待研究结果。而且提取完的核酸很容易被污染,很容易降解,所以操作更要绝对谨慎谨慎又谨慎!毕竟一板可是我们几十份标本呢!
同时,提取好的核酸只需加入5ul进入试剂体系进行扩增,5ul什么概念?一滴水的十分之一(大概20滴水是1ml),用极小的枪头也只能看到头上那一点点~而且还要求操作过程:快!稳!准!
7. 终于到了设置,上机检测这一步啦。
这个过程需要1-2个小时,而且仪器一旦启动扩增程序是不能停下来中途添加新的标本的,必须要等这一批的结果扩增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批标本的扩增。所以这也是核酸检测不能按需进行的原因之一,因为仪器一旦开启就不能停止,下一批只能在运行完这一批后才能进行。
如果你真的想做现场测试,它需要像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杆子和一个支点,我可以移动地球,我也可以说: 给我足够的人,足够的设备和场地,我可以测试新的冠核酸样本,任何我想要的地方。
在进行每一次检测时,还需要加入相应的各种阴性对照,阳性对照,质控,生理盐水对照用以监测此次实验全过程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及准确。毕竟实验教学过程太多步骤,存在问题太多潜在的干扰影响因素了,所以我们就需要每批次都要采取这样的措施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
还需要查看结果,核对标本信息,结果发放,数据传输(就是发绿码)。检测人员最怕什么?就是扩增失败,尽管已经小心小心再小心,也很难保证每一次结果都那么的完美。然后,你就知道了,回顾流程,分析问题,找到可能受影响的步骤,再试一次~
仪器在运行的时候,你是不自由的。当仪器运行时,新的一批标本又来了,我们必须开始记录信息,提取核酸,添加样本...一连串的动作。这中间还要穿插着很多准备工作:插枪头(2个/标本,几千标本≈1万枪头的消耗,一盒枪头只有96个~),耗材准备,仪器设备保养,环境监测,海量垃圾的清理。
然而,虽然过程很复杂,有很多影响因素,请放心,我们都通过了严格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和评估,并且都获得了工作许可,虽然很难做随机测试,快速的结果,但我们正在日以继夜地工作。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得到结果。
目前全体工作人员取消休息,全力支持核酸检测,统筹安排,争取达到单位时间保质保量的最大检测量,尽量缩短出结果的时间。为大家的绿码,为整个城市的健康,大家都在努力奋斗着……
通过这种方式,日复一日,充分合作,在超级逻辑的安排下,确保一批核酸扩增试验按时完成。充分发展规划好流程,协调好人员,试剂,设备,保证工作流程的顺畅,及时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及标本量调整流程和方案,尽量保证人员,设备,仪器做好无缝衔接问题以及对于整个系统检测流程零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