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童贫血

博禾精选结果

儿童贫血做哪些检查

儿童贫血去医院首先要做的检查是血常规检查,包括检查各种血细胞的浓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等。如果是失血性贫血,应该及时通过造影、B超等检查,查明出血部位,并及时止血。如果贫血情况严重,还需要完善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排除恶性贫血的可能,因为肿瘤生长也会使儿童出现贫血。在排除恶性贫血的可能后,还应该考虑是否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配合检测血清维生素B12和血清叶酸水平之后,就可以明确是否为巨幼红细胞贫血。小孩的贫血大多数是营养不良性、缺铁性的贫血,还是需要注意饮食的调节。

肿瘤综合科儿童贫血腹膜后肿瘤怎么办

王志新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儿童贫血合并腹膜后肿瘤需通过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放化疗及定期监测等方式综合干预。贫血可能由肿瘤消耗、骨髓抑制、铁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腹膜后肿瘤多为神经母细胞瘤、畸胎瘤等,需根据病理类型制定方案。

一、营养支持

贫血患儿需补充富含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蛋黄等,必要时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补铁药物。肿瘤消耗状态下可添加高蛋白肠内营养粉辅助,但需结合胃肠功能调整。

二、药物治疗

针对贫血可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骨髓造血功能,严重贫血需输注悬浮红细胞。若肿瘤为神经内分泌源性,可能使用环磷酰胺片抑制异常增殖;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呋辛酯颗粒控制炎症。

三、手术切除

局限性腹膜后肿瘤首选根治性切除术,如神经母细胞瘤行肿瘤摘除术,畸胎瘤需完整切除防止复发。术前需纠正血红蛋白至80g/L以上,术中注意保护邻近肾脏、输尿管等重要器官。

四、放化疗

恶性肿瘤术后需辅助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常用顺铂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注射液化疗,放疗适用于残留病灶。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及时处理骨髓抑制导致的贫血加重。

五、定期监测

每3个月复查腹部超声及血常规,评估肿瘤复发和贫血状态。长期贫血患儿需检查血清铁蛋白、叶酸水平,调整补充方案。家长应记录患儿食欲、活动耐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返诊。

家长需确保患儿每日摄入足量红肉、深绿色蔬菜,避免饮茶影响铁吸收。术后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化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防止感染。所有治疗需在儿童血液科和肿瘤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随访。

血液内科儿童贫血检测指标是什么

范芸
范芸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儿童贫血检测指标主要有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贫血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缺乏、慢性疾病、感染、溶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1、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核心指标,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随年龄变化。6个月至6岁儿童低于110克/升,6-14岁儿童低于120克/升可判断为贫血。血红蛋白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疾病。检测时需静脉采血,建议家长选择儿童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

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反映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儿童正常值为4.0-5.5×10¹²/升。数值降低可能提示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红细胞计数需结合血红蛋白浓度判断贫血类型,单纯红细胞减少可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家长需注意儿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

3、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百分比,儿童正常值为33-39%。该指标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升高可见于脱水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检测时需使用抗凝管采集静脉血,离心后测量红细胞层厚度。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贫血程度。

4、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反映单个红细胞大小,正常值为80-100飞升。数值降低提示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增高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如维生素B12缺乏。该指标有助于贫血分类诊断,儿童检查前应避免大量饮水导致血液稀释。地中海贫血患儿该指标通常明显降低。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指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正常值为27-32皮克。该指标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增高可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检测时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建议家长带儿童至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异常结果需结合铁代谢指标进一步确诊。

儿童贫血确诊后,家长应保证孩子饮食均衡,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富含铁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过量饮用牛奶影响铁质吸收,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治疗效果。对于遗传性贫血患儿,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不可自行使用补铁药物。出现面色苍白加重、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儿科儿童贫血会好吗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贫血是否会好转取决于病因和干预措施。轻度营养性贫血通过合理饮食调整和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后通常可恢复;慢性疾病或遗传因素导致的贫血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部分可能长期存在。贫血可能与缺铁、感染、遗传性血液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营养性贫血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主要由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引起。日常饮食中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多数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可在1-3个月内逐渐回升。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因先天储备不足,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3-6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网织红细胞反应。

慢性病性贫血如肾病、炎症性肠病等继发的贫血,需控制原发疾病才能改善贫血症状。这类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持续存在,需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输血等综合治疗。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镰刀型贫血等,部分患儿需终身随访,重型病例可能依赖规律输血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溶血性贫血在去除诱因后恢复较快,但需警惕溶血危象复发。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贫血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就医时需详细提供饮食史、家族遗传病史等信息,配合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必要检查。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食欲变化,按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自行补铁导致铁过载。预防贫血需保证孕期营养,婴儿期及时添加富含铁辅食,学龄期儿童注意膳食均衡。

儿科十个月儿童贫血补充什么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十个月儿童贫血可以适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泥、牛肉泥、菠菜泥等,也可遵医嘱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补充方案。

一、食物

猪肝泥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适合作为婴幼儿补铁辅食。制作时需彻底煮熟碾碎,初次添加应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每周补充2-3次即可满足需求,过量可能造成维生素A蓄积。

牛肉泥富含优质蛋白和易吸收的铁元素,建议选择瘦肉部分蒸熟后搅打成细腻肉泥。可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泥促进铁吸收,但不宜与奶制品同食以免影响铁质吸收效率。

菠菜泥含有非血红素铁,需配合维生素C食物提高利用率。制作前应焯水去除草酸,避免影响钙质吸收。建议与其他补铁食物交替补充,单次食用量控制在20克以内。

蛋黄含有卵黄高磷蛋白和铁元素,建议从1/4个蛋黄开始逐步增加。蒸煮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营养流失,出现皮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可与强化铁米粉混合喂养。

黑芝麻酱富含植物性铁和钙质,需研磨细腻后调入米糊。每日补充量不超过5克,注意选择无添加糖分的纯芝麻制品。初次食用后需观察排便情况,防止油脂消化不良。

二、药物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适用于缺铁性贫血,其铁元素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对胃肠刺激较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大便颜色变深,需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指标,避免与抗酸剂同服。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含三价铁复合物,吸收过程需要维生素C参与。服用后可能出现牙齿暂时性着色,建议用吸管给药。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防止铁过量沉积。

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属于二价铁制剂,生物利用度较高。应在两餐之间服用,避免与乳制品、茶同服。可能出现恶心等胃肠道反应,症状持续需调整给药方案。

富马酸亚铁颗粒适用于中重度缺铁,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服药后1小时内禁食含钙食物,疗程通常需要2-3个月。定期复查网织红细胞计数评估疗效。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可掰开混入辅食,胃肠耐受性较好。需要与维生素C制剂间隔2小时服用,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锌元素吸收。用药期间需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日常护理应注意保持饮食多样性,避免过量饮用牛奶影响铁吸收。烹饪使用铁制炊具可增加食物铁含量,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原则。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复诊。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