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锻炼

博禾精选结果

糖尿病人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时需注意运动强度、血糖监测、足部保护、补水补糖及紧急情况应对,避免低血糖和运动损伤。

1、控制运动强度

建议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经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2、监测血糖变化

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运动中每30分钟监测一次,若血糖低于4mmol/L立即停止运动。运动后2小时需复查血糖,警惕延迟性低血糖发生。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者需随身携带血糖仪。

3、加强足部防护

选择透气棉袜和合脚运动鞋,避免磨擦产生水泡。运动前后检查足部有无破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禁止赤足运动。推荐游泳等非负重运动,减少足部溃疡风险。

4、及时补充能量

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应携带含糖食品如葡萄糖片。运动中每15分钟补充100-200ml水,高温环境下需增加补液量。合并肾病者需控制钠盐摄入,避免运动后大量电解质流失。

5、应急准备

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急救联系方式。出现心慌、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克速效糖。若发生酮症酸中毒表现如恶心、呼吸深快,需即刻就医。避免单独在偏远区域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运动习惯,餐后1-2小时开始锻炼效果最佳。运动前后记录血糖、饮食和身体反应,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需避免憋气用力动作,高血压患者不宜做头部低于腰部的运动。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运动时间和场所,冬季注意保暖防跌倒,夏季避开高温时段。长期坚持科学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需与饮食、药物治疗形成协同管理。

内分泌科糖尿病人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什么

袁晓勇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时需注意运动强度、血糖监测、足部保护、补水补糖及紧急情况应对,避免低血糖和运动损伤。

1、控制运动强度

建议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经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2、监测血糖变化

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运动中每30分钟监测一次,若血糖低于4mmol/L立即停止运动。运动后2小时需复查血糖,警惕延迟性低血糖发生。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者需随身携带血糖仪。

3、加强足部防护

选择透气棉袜和合脚运动鞋,避免磨擦产生水泡。运动前后检查足部有无破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禁止赤足运动。推荐游泳等非负重运动,减少足部溃疡风险。

4、及时补充能量

持续运动30分钟以上应携带含糖食品如葡萄糖片。运动中每15分钟补充100-200ml水,高温环境下需增加补液量。合并肾病者需控制钠盐摄入,避免运动后大量电解质流失。

5、应急准备

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急救联系方式。出现心慌、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克速效糖。若发生酮症酸中毒表现如恶心、呼吸深快,需即刻就医。避免单独在偏远区域运动。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运动习惯,餐后1-2小时开始锻炼效果最佳。运动前后记录血糖、饮食和身体反应,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需避免憋气用力动作,高血压患者不宜做头部低于腰部的运动。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运动时间和场所,冬季注意保暖防跌倒,夏季避开高温时段。长期坚持科学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需与饮食、药物治疗形成协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