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全葡萄膜炎可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阿托品滴眼液等药物。全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及脉络膜的炎症,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
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用于非感染性全葡萄膜炎的急性期控制炎症。该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水肿和渗出,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眼压升高或白内障。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角膜情况,避免突然停药。
2、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含散瞳和睫状肌麻痹成分,用于缓解全葡萄膜炎引起的睫状肌痉挛和瞳孔粘连。可减轻疼痛并防止虹膜后粘连,但可能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物模糊。
3、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为抗生素与激素复合制剂,适用于合并感染风险的全葡萄膜炎。其中妥布霉素可对抗细菌感染,地塞米松抑制炎症反应。需注意真菌或病毒感染时禁用,使用超过10天应评估角膜感染迹象。
4、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非甾体抗炎药,用于轻中度全葡萄膜炎的镇痛消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充血和疼痛,但对严重炎症效果有限。常见不良反应为眼部刺激感,角膜上皮缺损者慎用。
5、阿托品滴眼液
阿托品滴眼液通过强效睫状肌麻痹作用,治疗全葡萄膜炎伴发的剧烈眼痛和畏光。可解除虹膜括约肌痉挛并促进炎症消退,但可能导致口干、面部潮红等全身反应。用药后需佩戴墨镜避光,青光眼患者需谨慎评估。
全葡萄膜炎患者日常需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刺激。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眼表修复。若出现眼痛加剧、视力骤降或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定期眼科随访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山东省立医院
孩子病毒性结膜炎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干扰素α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等抗病毒药物。病毒性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红、分泌物增多、畏光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更昔洛韦滴眼液适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结膜炎,能抑制病毒DNA复制。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或眼睑水肿,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揉眼频繁。该药物需冷藏保存,使用前避免接触瓶口污染。
阿昔洛韦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结膜炎有效,可干扰病毒核酸合成。患儿若合并角膜病变需延长用药周期,家长需按时带孩子复查。用药期间出现结膜充血加重需及时停药就医。
利巴韦林滴眼液广谱抗病毒,对腺病毒性结膜炎效果较好。该药物可能引起泪液分泌减少,家长可配合人工泪液缓解孩子眼部干涩。避免与含碘制剂同时使用以防药物相互作用。
干扰素α滴眼液通过增强局部免疫力对抗病毒,适用于顽固性病毒性结膜炎。部分患儿用药初期可能出现低热反应,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需避光保存且开封后一周内用完。
该药物用于修复病毒损伤的结膜上皮,常作为辅助治疗。家长应注意孩子用药后是否出现眼部异物感,避免与含蛋白水解酶药物同用。需2-8℃冷藏且禁止冷冻。
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较强传染性,家长应督促孩子勤洗手、不揉眼,单独使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急性期可用冷敷缓解不适,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A。若出现眼睑肿胀、视力下降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复诊评估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角膜受累。所有眼药水使用前应清洁双手,滴药时避免瓶口接触眼部,两种以上药物需间隔5分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