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气胸

博禾精选结果

自发性气胸严重吗

自发性气胸是气胸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外伤性气胸所不同的是,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部的疾病造成的。两者症状表现差异小,比如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刺激性的咳嗽等。一般的气胸经过胸腔穿刺或者胸腔闭式引流以后,愈后都比较好。自发性的气胸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它的严重程度跟发作时肺部的压缩程度、呼吸困难症状的轻重成正比。对于造成自发性气胸原发病的治疗,比如肺大疱或者是其它疾病,对于预防它的复发也有重要作用。

中西药品肺气胸是什么病

原庆
原庆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肺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部分或全部塌陷的疾病,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创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三类。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年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创伤性气胸由胸部外伤引起,医源性气胸与医疗操作相关。

1、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通常因肺大疱破裂导致,常见于15-30岁瘦高体型人群。患者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部分出现刺激性干咳。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少量气胸可通过吸氧观察,肺压缩超过30%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急性期禁用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痰液排出。

2、创伤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由肋骨骨折、刀刺伤等外力损伤胸膜引起,常合并血气胸。表现为呼吸急促、皮下气肿及休克症状,CT检查能评估损伤范围。需立即封闭伤口并留置胸腔引流管,严重者需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恢复期可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3、医源性气胸

医源性气胸多继发于肺活检、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发生率与操作技术相关。典型症状为操作后出现的胸闷、血氧饱和度下降,床旁超声可快速确诊。多数通过穿刺抽气缓解,顽固性漏气需使用生物蛋白胶封堵,必要时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稀释痰液。

4、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属于急危重症,因活瓣机制导致胸腔压力持续升高。表现为大汗淋漓、颈静脉怒张等循环衰竭征象,听诊呼吸音消失。需立即用粗针头穿刺减压,后续行肋间引流。禁用正压机械通气,可配合多索茶碱注射液缓解支气管痉挛。

5、继发性气胸

继发性气胸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基础病患者。咳嗽或用力后突发呼吸困难加重,动脉血气显示低氧血症。除常规引流外需积极治疗原发病,稳定期可使用噻托溴铵粉雾剂控制气道炎症,配合肺康复训练改善肺功能。

肺气胸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高空飞行及潜水,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建议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若出现突发胸痛、呼吸费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复发性气胸患者应考虑胸膜固定术等预防性治疗。

中西药品气胸在胸片上的表现

原庆
原庆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气胸在胸片上的典型表现为患侧胸腔透亮度增高、肺组织压缩边缘可见、纵隔向健侧移位。气胸通常由外伤、肺部疾病或自发性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1、胸腔透亮度增高

气胸患者在胸片上可见患侧胸腔透亮度明显增高,与健侧形成对比。这是由于胸腔内气体增多导致X线穿透性增强所致。透亮度增高的程度与气胸量相关,少量气胸可能仅表现为局部透亮区,大量气胸则可见整个患侧胸腔透亮度显著增加。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2、肺组织压缩边缘

胸片上可见被压缩的肺组织边缘呈弧形或线状致密影,称为气胸线。该线代表萎陷肺组织与胸腔内气体的分界。气胸线外侧为无肺纹理的透亮区,内侧为压缩的肺组织。随着气胸量增加,肺组织压缩程度加重,气胸线向肺门方向移位。患者可能伴有咳嗽、胸闷等表现,需根据气胸量决定保守观察或穿刺引流。

3、纵隔移位

中大量气胸可导致纵隔向健侧移位,在胸片上表现为气管、心脏等纵隔结构偏离中线。这是由于患侧胸腔压力增高,推挤纵隔结构所致。纵隔移位提示张力性气胸可能,属于急症情况,需立即处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发绀、血压下降等表现,需紧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4、肋间隙增宽

气胸患者在胸片上可见患侧肋间隙较健侧增宽,这是由于胸腔内气体增多使胸廓扩张所致。肋间隙增宽程度与气胸量相关,少量气胸可能不明显,大量气胸则可见显著增宽。患者可能主诉患侧胸部胀满感,活动后气促加重,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气胸扩大。

5、膈肌下降

大量气胸可导致患侧膈肌位置下降,在胸片上表现为膈顶较健侧降低。这是由于胸腔内压力增高压迫膈肌所致。膈肌下降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加重呼吸困难症状。患者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或屏气动作,以防气胸进一步加重。

气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乘坐飞机等可能导致胸腔压力变化的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胸腔压力。戒烟并避免接触呼吸道刺激物,定期复查胸片评估气胸吸收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

呼吸内科气胸血氧饱和度会下降吗

原庆
原庆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气胸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压,影响肺部正常通气功能,严重时可引起血氧饱和度降低。

气胸发生时,胸腔内气体积累使肺组织受压萎缩,肺泡通气面积减少,影响氧气交换。轻度气胸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胸闷或无症状,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正常范围。随着气胸程度加重,肺组织受压明显,通气功能障碍加剧,血氧饱和度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张力性气胸时,纵隔移位压迫对侧肺组织,可导致严重低氧血症。

少数情况下,基础肺功能良好的年轻患者发生少量气胸时,可能通过代偿机制维持血氧饱和度正常。但若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肺部病变,即使少量气胸也可能引起明显血氧饱和度下降。自发性气胸患者若同时伴有胸腔内出血形成血气胸,血红蛋白减少会进一步加重缺氧表现。

气胸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活动,保持安静休息。建议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避免用力咳嗽或屏气动作。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时需立即就医。确诊气胸后需根据病情选择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恢复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吸烟和接触呼吸道刺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