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小孩子便血可能由肛裂、便秘、肠道感染、肠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 调整饮食家长需增加孩子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苹果泥等,配合适量饮水软化粪便。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便秘。
2. 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促进肛裂愈合,或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若存在感染需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应严格按剂量给药。
3. 局部护理家长需用温水清洁孩子会阴部,排便后涂抹凡士林保护肛周皮肤。避免用力擦拭,可配合高锰酸钾坐浴减轻炎症反应。
4. 就医检查持续便血或伴随发热需排除肠套叠等急症,建议进行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婴幼儿肛裂反复发作需评估先天性巨结肠等病因。
日常注意记录孩子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症状加重时及时复查肛肠科。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习惯性便秘并引起肛裂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习惯性便秘通常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过少、肠道功能紊乱、肛管狭窄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日摄入适量粗粮、蔬菜水果及豆类,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超过1500毫升。
2、增加运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天持续30分钟以上,可帮助增强腹肌力量并刺激肠道蠕动。
3、药物治疗顽固性便秘可能与肠神经调节异常或直肠敏感性下降有关,表现为排便费力、粪便干结,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等缓泻剂。
4、手术治疗慢性肛裂合并肛门狭窄时需手术干预,可能与肛管高压及局部缺血有关,表现为排便剧痛、便后滴血,可采用肛裂切除术或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至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