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患者的居家护理方法

神经外科编辑 医路阳光
45次浏览

关键词: #护理 #高位截瘫

高位截瘫患者居家护理需注重皮肤管理、排尿排便功能维护、体位摆放及心理支持,预防并发症是关键。护理要点包括定时翻身、清洁导尿、关节被动活动、营养支持和环境改造。

1. 皮肤护理

压疮是高位截瘫最常见的并发症。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或减压垫。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发现发红立即减压。大小便失禁时及时清洁,保持皮肤干燥。温水擦浴时避免用力摩擦,选择pH5.5弱酸性沐浴露。

2. 排尿管理

神经源性膀胱需严格记录出入量。清洁间歇导尿每日4-6次,导尿管选择12-14Fr规格。饮水控制在2000ml/日,分时段均匀摄入。膀胱冲洗可用0.9%生理盐水,每周2次。尿袋位置低于膀胱,防止逆流感染。

3. 康复训练

每天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肩关节外展90度、腕背伸70度、踝背屈20度。利用悬吊带辅助坐位训练,从30度开始逐步增加角度。呼吸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配合阻力呼气训练器。电动起立床训练从15度起始,每周增加5-10度。

4. 环境改造

床高调整至45-50cm便于转移,床边安装L型护栏。卫生间加装扶手和沐浴椅,地面铺设防滑垫。轮椅选择可后倾20度的减压型,坐垫选用凝胶材质。门框拓宽至90cm以上,移除门槛保证通行无障碍。

5. 营养支持

每日蛋白质摄入1.2-1.5g/kg体重,优选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膳食纤维保证30g/日,燕麦、奇亚籽可改善便秘。钙摄入1000mg/日,配合维生素D3 800IU促进吸收。少量多餐,每餐不超过400ml容积。

居家护理需建立24小时护理计划表,监测体温、尿量等生命体征。护理者需掌握急救技能,备好吸痰设备。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骨密度等指标,每年进行康复评估调整方案。保持室内温度22-26℃,湿度50%-60%减少感染风险。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等急症表现,及时联系康复医师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