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肿胀后应当如何处理

关键词: #脚踝
关键词: #脚踝
脚踝扭伤肿胀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48小时内避免热敷和按摩。急性期处理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慢性期可结合理疗和康复训练加速恢复。
1. 急性期处理
RICE原则是黄金标准。休息阶段完全停止行走或负重,使用拐杖辅助移动。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注意用毛巾隔开皮肤防冻伤。弹性绷带包扎时从足弓向小腿螺旋式缠绕,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抬高患肢需超过心脏水平,睡眠时用枕头垫高。
2. 药物干预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肿胀,每日剂量不超过2400mg。外用药膏选择含樟脑或薄荷的消肿药物,每日涂抹3-4次。严重肿胀可口服七叶皂苷钠片,促进淋巴回流。注意避免阿司匹林类药物以防出血风险。
3. 康复训练
肿胀消退后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坐姿用脚趾写字母,每天3组。阻力带训练将带子套在足底进行跖屈背屈,每组15次。平衡训练单脚站立,从扶墙过渡到独立完成。游泳和骑自行车是推荐的低冲击有氧运动。
4. 医疗介入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就医:无法承重行走超过4步、骨骼畸形、皮肤青紫蔓延至足趾、72小时后肿胀未减轻。医生可能采用超声波检查韧带损伤,Ⅲ度撕裂需关节镜手术修复。石膏固定通常维持4-6周。
正确处理脚踝扭伤能预防慢性不稳,恢复期避免穿高跟鞋或软底鞋。运动前做好踝关节热身,推荐使用护踝或肌内效贴布保护。超过3个月持续疼痛需排查距骨软骨损伤可能,早期干预可降低关节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