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急救知识编辑 科普小医森
14次浏览

关键词: #病毒 #治愈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病死率接近100%。狂犬病的防治主要有暴露前预防接种、暴露后规范处置、伤口彻底清创、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疫苗接种五个关键环节。

1、病毒特性: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嗜神经性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迁移,在脑组织中大量复制后引发脑脊髓炎。病毒在唾液腺中增殖,通过动物咬伤传播给人类。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传播,犬类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也可通过抓伤、舔舐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极少数通过器官移植或气溶胶传播。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皮肤侵入,也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3、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1-3个月,短则数日,长则数年。前驱期表现为低热、头痛、伤口异常感觉。兴奋期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麻痹期逐渐出现肢体瘫痪、昏迷,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4、预防措施:

暴露前预防适用于高风险人群,采用人用狂犬病疫苗基础免疫。暴露后处置包括立即冲洗消毒伤口,注射被动免疫球蛋白和接种疫苗。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几乎可100%预防发病。

5、治疗现状:

发病后仅能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镇静、控制痉挛、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密尔沃基疗法等实验性治疗成功率极低。疫苗仅能预防发病,对已出现症状者无效。早期规范处置是唯一有效防治手段。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使用碘伏消毒。避免缝合伤口,及时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高风险职业人员应提前接种疫苗。饲养宠物需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外出遛狗要栓绳。农村地区要加强犬只管理,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任何可疑暴露都应及时就医评估,不可存侥幸心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