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存在哪些临床表现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关节交锁、肿胀、活动受限、关节弹响。
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出现局限性疼痛,在负重活动时疼痛加剧。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轻微损伤可能仅表现为隐痛,严重撕裂可出现剧烈锐痛。部分患者在膝关节旋转或下蹲动作时诱发特定体位疼痛。
损伤的半月板碎片卡在关节间隙导致关节突然不能屈伸,需轻微晃动或按摩才能解锁。交锁现象多发生于桶柄样撕裂,可能伴随关节内弹响感。反复交锁可能加重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导致膝关节弥漫性肿胀,通常在损伤后6-12小时达到高峰。慢性期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轻度肿胀,与滑膜炎症反应相关。肿胀程度与活动量呈正相关。
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减小,上下楼梯、下蹲动作困难。急性期因疼痛和保护性肌痉挛导致活动障碍,慢性期可能因半月板机械阻挡或肌肉萎缩引起。部分患者会出现打软腿现象。
膝关节活动时出现清脆弹响声,多发生于屈伸过程中特定角度。弹响来源于撕裂的半月板在关节活动时的异常滑动,可能伴随震动感。需与生理性关节弹响鉴别。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爬山、深蹲等加重损伤的动作。急性期可采用冷敷缓解肿胀,慢性期建议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软骨修复。出现持续交锁或进行性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