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副韧带损伤怎么回事

踝关节副韧带损伤可能由运动扭伤、外力撞击、韧带松弛、慢性劳损、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制动固定、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运动中急停变向或落地不稳易导致踝关节过度内翻,牵拉外侧副韧带造成撕裂。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48小时后可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修复,严重者需佩戴护踝支具4-6周。
直接暴力撞击踝关节外侧可致韧带断裂,常伴随局部淤血和关节不稳。轻度损伤可通过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若出现明显关节错位需手术重建韧带,术后需石膏固定3周。
反复扭伤或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韧带弹性下降,表现为关节松动感。建议进行腓骨肌群力量训练增强稳定性,如提踵练习和平衡垫训练,必要时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组织修复。
长期负重行走或穿不合脚鞋具会持续牵拉韧带,引发炎症反应。需更换足弓支撑鞋垫,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缓解疼痛,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功能。
距骨发育不良或跟骨倾斜角过大等先天因素易诱发韧带损伤。儿童患者需尽早矫正步态,成人可通过距下关节稳定术调整力线,术后需持续进行本体感觉训练。
日常应避免在湿滑路面奔跑,运动前充分热身激活踝周肌群,选择高帮运动鞋提供侧向支撑。恢复期可进行坐位踝泵运动和阻力带训练,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胶原合成,每周3次单腿站立练习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若出现持续肿胀或夜间静息痛应及时复查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