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什么意思

脑卒中一级预防针对未发病人群降低风险,二级预防针对已发病者防止复发。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调整生活方式、药物干预、定期监测和康复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一级预防需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并控制这些指标,二级预防则要求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如降压药氨氯地平、降糖药二甲双胍、他汀类降脂药等,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7毫摩尔/升以内。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适用于两级预防。一级预防建议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二级预防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波动,推荐太极拳、散步等温和锻炼方式。
抗血小板聚集是二级预防核心措施,常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等药物。一级预防中仅对高危人群(如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华法林,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两类预防均需避免自行调整药量。
一级预防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颈动脉超声,二级预防要求每3-6个月复查头颅CT或MRI。监测内容包含血脂四项、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尤其关注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二级预防需持续进行语言、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一级预防可提前学习卒中预警症状(如突发口角歪斜、肢体无力)。心理干预对抑郁焦虑患者尤为重要,必要时需专业心理科会诊。
饮食上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深海鱼、橄榄油、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蔬菜摄入不少于500克。运动方面可选择八段锦、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秋冬季节注意头部保暖,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