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有哪些认识误区 牙周炎的四大认识误区

关键词: #牙周炎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炎的认识误区主要有忽视早期症状、错误认为刷牙出血正常、误以为牙齿松动不可逆、过度依赖药物而忽视基础治疗。
牙龈红肿出血是牙周炎早期典型表现,但常被误认为上火或刷牙力度过大。实际上,持续牙龈出血可能提示牙菌斑堆积导致的牙龈炎症,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牙槽骨吸收。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并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龈缘。
近六成患者认为刷牙出血是正常现象。健康牙龈在正确刷牙时不应出血,出血反映牙龈组织存在炎症反应。长期忽视可能导致牙周袋形成,需通过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必要时进行牙周翻瓣手术。
中重度牙周炎造成的牙齿松动并非完全不可恢复。通过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配合夹板固定,部分患牙可重新获得稳定性。但若拖延至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2/3,则需考虑拔牙后种植修复。
甲硝唑、多西环素等抗生素仅能辅助控制急性感染,不能替代机械清创治疗。牙周炎本质是菌斑生物膜引起的慢性炎症,彻底清除牙结石和菌斑才是治疗核心,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配合使用。
日常护理建议采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邻面,增加维生素C摄入增强牙龈抵抗力。避免吸烟等加重牙周破坏的因素,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建议每3-6个月复查牙周状况,重度患者需终身维护治疗。咀嚼粗纤维食物如芹菜、苹果可促进牙龈血液循环,但已存在明显松动牙时应避免过硬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