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会有哪些后果 老年骨质疏松的3个后果浅析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骨质疏松可能导致骨折风险增加、身高缩短与驼背畸形、活动能力下降等后果。老年骨质疏松的3个主要后果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腕部骨折。
骨质疏松使椎体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压缩性骨折表现为突发腰背痛、身高变矮,严重时形成驼背畸形。这类骨折可能引发慢性疼痛、肺功能受限,需通过骨密度检查确诊,治疗包括镇痛药物、支具固定及抗骨质疏松药物。
髋关节周围骨量流失使股骨颈或转子间区域易发生断裂。髋部骨折具有高致残率,患者可能出现患肢缩短、外旋畸形,需卧床休养。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同时伴有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风险。
跌倒时用手撑地易导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表现为腕部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此类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严重者需手术钢板固定。腕部骨折愈合后可能遗留关节僵硬,影响日常抓握动作。
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症需综合干预。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质,优选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当晒太阳每周2-3次。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增强骨骼强度,避免吸烟酗酒。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绊脚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定期监测骨密度,65岁以上女性及7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查,已有骨质疏松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或甲状旁腺素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