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如何针灸 针灸四个穴位改善三叉神经痛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40次浏览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针灸

三叉神经痛可通过针灸合谷穴、下关穴、颊车穴、翳风穴四个穴位缓解症状。三叉神经痛通常由血管压迫神经、局部炎症刺激、神经髓鞘损伤、骨质结构异常、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作用。针灸此穴可调节三叉神经分支的异常放电,缓解面部阵发性剧痛。操作时采用捻转补泻手法,配合电针刺激效果更佳。该穴位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需避免冷水刺激面部。

2、下关穴:

下关穴在颧弓下缘凹陷处,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上颌支。针灸此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临床常采用透刺法向颊车穴方向进针,配合温针灸可增强祛风散寒效果。该穴位对寒冷诱发的疼痛发作有较好控制作用,治疗期间需注意面部保暖。

3、颊车穴: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主治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针灸此穴可松弛咬肌痉挛,缓解咀嚼诱发的疼痛。操作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深度达咬肌层效果最佳。该穴位对伴有牙关紧闭症状者尤为适用,治疗期间应避免过度咀嚼硬物。

4、翳风穴:

翳风穴在耳垂后方凹陷处,邻近三叉神经半月节。针灸此穴能调节神经传导功能,减轻神经脱髓鞘引起的异常传导。临床多采用浅刺配合脉冲电刺激,可显著延长疼痛缓解期。该穴位对病程较长的顽固性疼痛有改善作用,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

三叉神经痛患者日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冷风直吹面部。饮食选择温软易咀嚼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可配合面部轻柔按摩及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面部感觉异常,需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