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踝部扭伤针灸哪些穴位 外踝部扭伤针灸四个部位

骨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58次浏览

关键词: #针灸 #穴位

外踝部扭伤针灸治疗常选取阳陵泉、昆仑、悬钟、解溪四个穴位。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肿胀,加速软组织修复。

1、阳陵泉: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该穴位具有疏经活络、消肿止痛功效,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引起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有显著改善作用。临床操作时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配合局部阿是穴可增强疗效。

2、昆仑:

昆仑穴在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针刺此穴能缓解足踝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特别适用于外踝扭伤后出现的跟腱紧张和足背放射痛。治疗时常配合弹拨手法松解周围软组织粘连。

3、悬钟:

悬钟穴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属足少阳胆经。该穴位主治下肢痿痹不遂,对踝关节扭伤后出现的瘀血肿胀和功能障碍具有疏通经络作用。针刺时可向踝关节方向斜刺,配合温针灸法效果更佳。

4、解溪:

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属足阳明胃经。刺激此穴能调节下肢气血运行,缓解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紧张,特别适用于扭伤后出现的足背麻木和活动无力。治疗时常配合局部拔罐以增强祛瘀效果。

针灸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肢制动休息,急性期24小时内可配合冰敷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锻炼,即缓慢做足背屈和跖屈动作,每日3组每组15次。饮食宜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鱼类及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肿胀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明显皮下瘀斑,应及时复查排除骨折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