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如何护理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避免用力擤鼻、遵医嘱用药、调整饮食、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护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鼓膜穿孔、免疫力低下、耳部外伤等因素引起。
使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分泌物,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耳道潮湿时可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干燥,但需与耳朵保持安全距离。洗澡时可佩戴防水耳塞,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加重感染。若耳道分泌物较多或呈脓性,需及时就医清理。
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防止鼻腔压力骤增导致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中耳。感冒期间可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鼻咽部分泌物滞留。儿童患者家长需示范正确擤鼻方法,避免哭闹时分泌物倒吸。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使用滴耳液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禁止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需完成全程治疗。
适量增加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帮助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减少咽鼓管充血。发热期间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注意哺乳姿势,避免平躺喂奶。
每日测量体温2次,记录耳痛程度、分泌物性状和听力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持续高热、面部麻木或意识改变,可能提示颅内并发症。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其夜间是否频繁抓耳、哭闹,这些行为可能是耳痛加重的表现。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刺激。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30度,减轻耳部充血。恢复期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造成耳压变化的活动。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寝具,定期更换枕套。若耳道分泌物突然增多或出现血性液体,应立即复诊。日常可进行耳周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禁止按压耳屏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