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食欲不振应该要怎么办

宝宝食欲不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营造良好用餐环境、补充微量元素、治疗潜在疾病、中医推拿等方式改善。食欲不振可能与喂养不当、缺锌、胃肠功能紊乱、呼吸道感染、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
减少零食摄入,避免饭前1小时进食甜食或饮料。主食可选用小米粥、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搭配清蒸鱼肉、西蓝花等清淡菜肴。每日安排5-6次少量进餐,单次进食量控制在100-150毫升。食物温度保持在40℃左右,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口腔。
固定用餐时间和位置,使用颜色鲜艳的餐具吸引注意力。避免在用餐时看电视或玩玩具,家长需示范咀嚼动作引导模仿。允许宝宝自主抓握食物,每餐控制在20-30分钟内完成。餐后及时清洁口腔,建立进食条件反射。
缺锌可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表现为拒食或挑食。可通过进食牡蛎粥、猪肝泥等富锌食物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同时注意维生素B族补充,乳制品、蛋黄等食物有助于维持正常消化功能。
呼吸道感染可能伴随咽喉疼痛影响进食,需治疗原发病。胃肠功能紊乱可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合并腹泻时需口服补液盐。鹅口疮等口腔疾病可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发热超过38.5℃需及时就医。
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促进肠蠕动,捏脊疗法从尾椎至大椎穴重复进行3-5遍。按压足三里穴每日2次,每次1分钟。夏季可用藿香正气液泡澡祛湿,冬季可艾灸中脘穴改善脾胃虚寒。推拿前需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操作力度轻柔。
保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图监测发育情况。避免强迫喂食造成心理抗拒,新食物需重复尝试8-15次才能建立接受度。出现持续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或伴随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儿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