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不全血压控制标准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压控制标准通常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若合并糖尿病或蛋白尿,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控制在80毫米汞柱以下。血压管理需结合个体化评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肾功能分期、心血管风险、合并症等。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控制需综合考虑肾脏保护与心血管安全。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若无明显蛋白尿,可参考普通高血压人群标准,但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及肾功能变化。若出现显性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需更严格管控血压以延缓肾病进展。合并糖尿病者因高血糖与高血压协同损害血管,需优先选择兼具肾脏保护的降压药物。老年患者或长期透析者需避免过度降压导致灌注不足,可根据耐受性适当调整目标值。
血压管理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包括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度有氧运动、维持体重指数在24以下。药物选择常需联合应用,优先考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必要时联用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监测血压时应注重家庭自测与动态血压结合,避免诊室血压误差。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及电解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建立长期血压监测记录,避免剧烈血压波动。饮食需限制高磷高钾食物如香蕉、坚果、动物内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每日饮水量应根据尿量调整,合并水肿者需严格记录出入量。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血压升高症状或乏力、头晕等低血压表现时,应立即就医。戒烟限酒、保证睡眠、缓解焦虑等综合管理对血压控制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