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治疗冻疮

冻疮可通过保持皮肤温暖干燥、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使用保湿护肤品、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预防和治疗。冻疮通常由寒冷刺激、血液循环不良、皮肤屏障受损、营养不良、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寒冷潮湿环境是诱发冻疮的主要因素,穿戴保暖透气的衣物和鞋袜,避免手足长时间接触冷水或潮湿物品。冬季外出时可佩戴手套、围巾等防护用具,室内使用暖气时注意保持适度湿度。潮湿环境可能导致皮肤角质层软化,增加冻疮发生概率。
规律进行快走、跳绳等有氧运动,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寒冷季节可每日进行手指脚趾屈伸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导致局部血液淤滞。吸烟人群需特别注意,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加重循环障碍。
突然接触极冷环境或反复冷热交替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冬季洗浴水温不宜过高,从室外进入温暖环境后不要立即烤火取暖。既往有冻疮病史者更需注意防护,已有研究显示冻疮复发率较高。
维生素E乳膏、尿素软膏等保湿剂能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每日清洁后及时涂抹,重点护理手指、耳廓等易发部位。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防止皮肤过度干燥脱屑。
硝苯地平缓释片可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循环,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能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严重溃烂时可短期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及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
冻疮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坚果、深海鱼等。冬季可饮用姜茶等温热饮品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酒精类饮品导致血管异常扩张。已形成溃疡的创面需每日消毒换药,观察是否有红肿化脓等感染迹象。既往有冻疮病史者可在入冬前进行预防性护理,发现皮损持续不愈或伴随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