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依赖性及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的区别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和患者群体特征,前者需依赖外源性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后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生活方式干预控制。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多发于青少年。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主要因胰岛素抵抗伴相对分泌不足,常见于中老年肥胖人群。两者病理基础差异决定治疗策略不同。
1型糖尿病需终身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初期可通过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药控制,后期胰岛功能衰竭时需联用胰岛素。
1型糖尿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呼吸深快等,需紧急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更常见,伴随严重脱水及意识障碍,需快速补液联合胰岛素静脉滴注。
1型患者需每日多次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剂量,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使用率较高。2型患者初期每周监测2-3次,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的比例相对较低,但并发症筛查需更频繁。
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关联性强,直系亲属患病风险显著增高。2型糖尿病受多基因影响,家族聚集性更明显,但环境因素如肥胖的触发作用更突出。
两类糖尿病患者均需坚持饮食控制与规律运动,1型患者需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及低血糖应对,2型患者应重点控制体重并定期筛查并发症。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接受规范化糖尿病教育,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眼底、肾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