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采用什么常见减痛法
分娩期编辑
医语暖心
分娩期编辑
医语暖心
医院常见的减痛方法主要有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神经阻滞、心理干预和中医治疗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疼痛类型、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药物镇痛是医院最常用的减痛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以及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注射液。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缓解疼痛,适用于术后疼痛、创伤性疼痛或慢性疼痛。使用前需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及药物过敏史,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胃肠道出血或成瘾性。
物理疗法包含冷热敷、经皮电神经刺激和超声波治疗等方式。冷敷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消肿,热敷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经皮电神经刺激通过低频电流阻断痛觉传导,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痛。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软组织修复。这类方法无药物副作用,但需专业人员操作控制强度和时间。
神经阻滞是在影像引导下将麻醉药注射至神经周围,暂时阻断痛觉传导的技术。常用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顽固性疼痛。常用药物包括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该方法定位精准,效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但需警惕穿刺出血或神经损伤风险,术后需监测肢体感觉运动功能。

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改变患者对疼痛的感知。适用于慢性疼痛综合征或癌痛伴随焦虑抑郁的患者。引导患者建立疼痛日记,配合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巧,可降低疼痛敏感度。该方法需心理治疗师参与,结合生物反馈仪监测生理指标变化,通常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
中医减痛法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贴敷等。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对偏头痛、骨关节炎疼痛效果显著。推拿手法可松解肌肉粘连,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放射性疼痛。中药如消痛贴膏含川乌、草乌等成分,外敷能活血化瘀。这些方法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需注意孕妇、皮肤破损者等禁忌人群。

疼痛管理需综合评估病因与患者耐受性,轻度疼痛可优先尝试物理疗法或心理干预,中重度疼痛往往需要药物或神经阻滞。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适度活动,避免久坐或过度劳累,均衡饮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急性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肢体无力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