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肝阳眩晕、目赤昏花、疮痈肿毒等症状。
菊花性微寒,归肺经,能疏散肺经风热,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导致的发热头痛。临床常用桑菊感冒颗粒、银翘解毒片等中成药配伍菊花增强解表效果。风热感冒患者可能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等症状,菊花可与薄荷、连翘等同用。
菊花入肝经,能清泄肝热以平肝阳,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常与石决明、珍珠母等配伍,如复方罗布麻片。肝阳上亢者多伴面红耳赤、烦躁易怒等表现,严重时可发展成高血压,需配合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菊花善清肝火而明目,对肝火上攻或肝肾阴虚导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有效。杞菊地黄丸即以菊花配伍枸杞补益肝肾。现代常用于结膜炎、干眼症等眼病,可联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
菊花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热毒疮疡,多与金银花、蒲公英等同用,如消炎解毒丸。对皮肤疖肿、毛囊炎等感染性疾病,可配合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炎症。热毒炽盛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化脓等症状。
菊花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日常可用菊花泡茶饮用,但虚寒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现代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菊花可煎汤或泡茶饮用,每日用量5-10克为宜。风寒感冒者慎用,过敏体质可能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日常保存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