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适用于什么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骨牵引通常适用于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骨盆骨折、颈椎骨折以及严重开放性骨折等。骨牵引是利用外力对骨折部位进行牵拉固定,帮助骨折复位并维持稳定,适用于难以通过手法复位或外固定维持的复杂骨折。
股骨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导致,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股骨是人体最长的承重骨,骨折后易出现明显移位,骨牵引可通过持续牵拉力维持骨折端对位。临床常用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需配合X线监测调整牵引重量。患者可能出现牵引针道感染或关节僵硬,需定期消毒针孔并指导踝泵运动。
胫腓骨骨折多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或粉碎性骨折块。跟骨牵引能有效对抗小腿肌肉收缩力,防止骨折短缩畸形。适用于无法立即手术的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损伤者。牵引期间需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可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中成药辅助愈合。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伴垂直移位时,需行双下肢骨牵引稳定骨盆环。通过双侧股骨髁上牵引可减少骨盆容积,控制出血量。此类患者常合并尿道损伤或腹膜后血肿,牵引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严重者可能需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禁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
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压迫时,颅骨牵引能逐步复位椎体并解除神经压迫。采用Crutchfield颅骨钳或Halo架牵引,初始重量可达体重的15%。牵引中需严密观察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避免过度牵引导致延髓损伤。可配合甲钴胺片、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营养神经。
GustiloIII型开放性骨折伴大面积污染时,骨牵引可作为临时固定手段。在彻底清创前维持骨折长度,为后续内固定创造条件。牵引期间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创面定期换药。合并血管损伤者可能需联合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骨牵引患者需保持针孔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卧床期间应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饮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超过60克,如鸡蛋、鱼肉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牵引重量调整必须由医师操作,患者及家属不可自行增减。若出现针道脓性分泌物或不明原因发热,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