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形成是什么意思

冠状动脉形成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斑块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从而影响心肌供血的一种疾病。
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负责向心肌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当血管内皮受损后,血液中的脂质、胆固醇等物质会逐渐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增大,血管腔逐渐狭窄,血流减少。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可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称为心绞痛。若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则会导致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加速血管内皮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加重血管病变。年龄增长、男性性别、家族遗传倾向也是不可控的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或血管炎症性疾病。
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从生活方式干预入手,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严格戒烟限酒。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监测相关指标。若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必要时采取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