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29次浏览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肥胖、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控制。

1、遗传因素

父母患有高血压的儿童青少年发生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类儿童青少年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家长需注意控制其饮食中盐分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饮食,鼓励每天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若血压持续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2、肥胖

体重超标是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脂肪堆积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家长需帮助孩子制定减重计划,减少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同时保证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对于严重肥胖者,医生可能会推荐奥利司他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3、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病变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可能出现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能需使用卡托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家长要严格记录患儿每日尿量和血压变化。

4、内分泌疾病

肾上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会引起血压升高,可能伴随多汗、心悸等症状。确诊需进行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控制激素水平。降压药物常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

5、心血管结构异常

主动脉缩窄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可直接导致高血压,这类患儿多有活动后气促、下肢无力等表现。心脏超声可明确诊断,轻度者可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手术矫正畸形。术后仍需长期随访血压情况。

家长应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学校体检时应包含血压测量项目,对超重儿童进行重点监测。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