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吃饭呕吐是怎么回事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宝宝 #呕吐

宝宝不吃饭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过敏原回避、手术复位等方式干预。

1、喂养不当

进食过快、过量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导致宝宝拒食伴呕吐。家长需调整喂养节奏,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选择米糊、南瓜泥等易消化辅食。避免强迫进食,餐前1小时不提供零食。若伴随哭闹腹胀,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2、胃肠功能紊乱

受凉或饮食突变可能引发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后呕吐胃内容物,通常无发热。建议用温热毛巾敷腹部,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症状持续时可使用醒脾养儿颗粒改善消化功能,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再用药。

3、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常见于婴幼儿,起病急骤伴水样便及喷射状呕吐。家长需观察尿量防止脱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微生态。持续发热或血便需及时就医。

4、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常见于6月龄以上婴儿,进食后出现呕吐伴皮疹。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原2周。急性发作期需就医,可能需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母乳喂养母亲需同步忌口相关食物。

5、肠套叠

多见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及果酱样便。发病6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送医,禁止自行按压腹部或喂食。术后需流质饮食逐步过渡。

家长应保持喂养环境安静,避免餐前剧烈活动。呕吐后禁食1-2小时再尝试喂水,从5毫升开始逐渐增量。记录呕吐频率及性状,就诊时携带污染尿布供医生查看。定期测量体重评估营养状况,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持续24小时以上呕吐或出现嗜睡、前囟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须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