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疝是什么意思

肺隔疝是指腹腔脏器通过膈肌缺损或薄弱处进入胸腔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可分为先天性膈疝和创伤性膈疝两类。
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胚胎期膈肌发育异常导致,常见类型包括胸腹裂孔疝和食管裂孔疝。胸腹裂孔疝多见于新生儿,表现为出生后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可能与妊娠期维生素A缺乏或遗传因素有关。食管裂孔疝则多见于成人,常伴随反酸、胸骨后疼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病与肥胖、妊娠等腹压增高因素相关。影像学检查可见胸腔内肠管或胃泡影,需通过手术修补膈肌缺损。
创伤性膈疝由胸腹部穿透伤或挤压伤导致膈肌破裂引起,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例伤后数月才出现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能显示膈肌轮廓中断、胸腔内异常充气影,CT扫描可明确诊断。紧急手术还纳疝内容物并修补膈肌是主要治疗方式,延迟处理可能引发肠梗阻或绞窄性坏死。
肺隔疝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腹胀等,新生儿可出现喂养困难和发绀。巨大膈疝可能导致患侧肺发育不良,听诊可闻及肠鸣音。食管裂孔疝患者常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如烧心感、吞咽疼痛等。部分创伤性膈疝早期症状隐匿,容易漏诊,需结合受伤史和影像学综合判断。
胸部X线片可见膈肌抬高或胸腔内异常气体影,消化道造影能显示疝入胸腔的胃肠结构。CT检查可清晰显示膈肌缺损位置和疝内容物,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膈疝诊断有重要价值。动脉血气分析可评估呼吸功能受损程度,胃镜检查适用于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症状的患者。
确诊后应尽早手术修复膈肌缺损,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需在稳定生命体征后急诊手术。腹腔镜或开胸手术均可采用,需还纳疝内容物并修补缺损,必要时使用补片加强。术后需监测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食管裂孔疝患者可先尝试抑酸治疗,严重者需行胃底折叠术。所有患者术后应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随访复查。
肺隔疝患者术后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饮食宜少量多餐,食管裂孔疝患者需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康复期间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胸片或CT评估修复效果,出现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孕妇应规范产检以便早期发现胎儿膈疝,创伤后患者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排除迟发性膈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