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营养不良的症状与治疗

新生儿编辑 健康万事通
124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症状

婴儿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皮下脂肪减少、身高发育迟缓、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营养素、治疗原发病等方式干预。婴儿营养不良可能与喂养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疾病、先天代谢异常、早产低体重等因素有关。

1、喂养不当

母乳不足或配方奶冲调过稀会导致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表现为哺乳后哭闹、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建议家长记录每日哺乳量,必要时添加强化母乳营养剂或更换适度水解配方奶粉。若伴随乳糖不耐受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同时定期监测体重变化。

2、消化吸收障碍

乳糜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常见呕吐腹泻、便血、肛周红肿。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喂养。慢性腹泻者可短期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同时排查轮状病毒感染等病因。

3、慢性消耗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会增加能量消耗。特征为多汗气促、喂养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需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高能量配方奶,可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粉剂增加热量。严重者可住院接受肠外营养支持。

4、先天代谢异常

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等遗传病会影响营养利用。表现为特殊体味、抽搐、毛发色素减退。需严格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定期检测血氨基酸水平。部分病例需服用左旋肉碱颗粒辅助代谢,并终生控制天然蛋白质摄入。

5、早产低体重

胎龄小于37周或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营养储备不足。常见吸吮无力、胃容量小、体温调节差。应使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按需添加母乳强化剂。可配合维生素AD滴剂和铁剂预防贫血,矫正月龄满6个月后及时添加辅食。

家长应每月测量婴儿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选择富含优质蛋白和铁锌的辅食如强化米粉、肉泥。避免过早添加果汁或高纤维食物影响微量营养素吸收。对于持续生长迟缓的婴儿,需完善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需咨询儿科医生,不可自行增加喂养浓度或频次,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