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到脑出血怎么办

撞到脑出血需立即就医,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处理。脑出血通常由外伤、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等原因引起。
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或意识障碍,需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家属应清除口腔异物,避免舌后坠阻塞气道。若出现呼吸骤停,须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急性期血压骤升会加重出血,医生可能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静脉给药。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维持在140-160毫米汞柱,避免过低导致脑灌注不足。
脑水肿高峰期常出现在出血后72小时,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或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可考虑去骨瓣减压术,监测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
血肿量超过30毫升或脑疝形成时,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年轻患者合并血管畸形可选择介入栓塞治疗,术后需预防再出血和感染。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包括低频脉冲电刺激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语言障碍者需进行发音练习,认知障碍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系统。
脑出血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可适量食用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监测血压早晚各一次。三个月内禁止驾驶和高空作业,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头痛加剧或肢体无力复发,须立即返院检查。